首页 > 金融资讯

【打印】

【字体:

地方金融改革化险:河南城商行样本

时间:2022-11-09 来源:办公室

  摘要:新一轮城商行改革重组主基调是“收”,重点是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完善治理,化解风险,提升能力。中原银行改制化险仅用了八个月时间,吸收合并规模大、主体多、速度快、效果好。

  编者按:地方金融改革化险是新一轮中国金融改革的焦点。近年来,地方金融获得长足发展的同时,也积累了一些风险隐患,各地按照中央关于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要求,履行属地责任,因地制宜,推进地方金融改革,取得积极进展。《财经》记者对河南地方金融改革进行了实地走访,陆续推出相关报道。本期介绍河南城商行改革生动实践。

  经历了将近30年的发展,总资产规模超过45万亿元的城商行,已成为金融体系中一支重要力量。不过,由于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个别城商行积累的问题比较严重,存在一定风险隐患。

  以“化解金融风险、提升市场竞争力、服务地方经济”为目标,多地城商行正进行着新一轮的合并重组潮。《财经》记者统计,近两年来四川、山西、辽宁、河南等多地中的20多家城商行完成了改革重组。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城商行合并的浪潮中,以中原银行为主体,吸收合并了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焦作中旅银行,从改革重组开始到完成,改制化险仅用了八个月的时间,为吸收合并规模大、主体多、速度快、效率高的河南样本。

  2022年5月27日,新中原银行成立。该成果被市场解读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打造金融劲旅、做优做强地方金融机构的具体行动”。

  “河南以系统观念、前瞻思维布局地方金融改革,按照先城商、再农商、后村行的优先序,稳扎稳打,梯次推进。当金融发展到一定程度,银行合并重组是大趋势。河南顺势而为,提前布局,防范未然,下先手棋,打主动仗。”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表示。

  上述改制化险成果也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2022年7月21日,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正推动“一省一策”“一行一策”处置化解中小银行风险。河南四家城商行的合并标志着城商行风险化解取得阶段性进展。

  监管层和地方政府在化解中小银行机构风险的同时,也一直在引导城商行回归本源专注主业,服务城乡居民,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地方经济。

  资产规模逾1.2万亿元的新中原银行也开启了新战略定位。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为中原银行揭牌时表示,要以重组揭牌为新起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扎根中原、深耕中原、依靠中原、服务中原”。

  中国信贷体系具有“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国有大型银行和全国股份制银行具有较强的信贷能力,多数地方法人银行实力薄弱。有市场人士称,城商行兼并重组后,可以较好地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下一步将不断优化信贷结构,围绕国家、区域和自身战略,实现信贷投放的合理较快增长,加快形成政府、企业集团、小微、个人各四分之一的新的合理资产布局结构。”中原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徐诺金告诉《财经》记者。

  当下,城商行总体运行平稳,风险可控,有一批机构在市场竞争中找到了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但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问题,部分银行变为高风险机构。

  对此,顶层设计采取多种模式化解城商行的风险。例如,2020年7月,锦州银行财务重组、增资扩股工作完成,初步恢复自我“造血”功能。

  2020年、2021年之后,化解城商行风险的方式以整合重组为主。根据公开材料统计,截至2022年9月底,已经有20多家城商行完成合并重组。最吸睛者当属中原银行与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和焦作中旅银行的合并。

  从改革重组开始到完成,新中原银行的晋升仅用了八个月的时间,效率高于其他省份重组的城商行。

  “在经济进入了增长速度换挡期、金融去杠杆与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城商行以抱团取暖的方式合并重组,是化解金融风险的有效路径之一。”一位行业人士对《财经》记者称。

  其实,中小银行合并重组早已有迹可循。2004年,原银监会主席刘明康提出城商行联合重组的构想,鼓励城商行在自愿的前提下,按照市场原则实现资本重组和联合。

  在此后长达十余年的时间中,第一轮城商行重组案例此起彼伏。例如,2005年合肥市商业银行更名为徽商银行,作为存续公司,吸收合并安徽省内的五家城商行,以及七家城市信用社。中原银行也诞生在当时的重组中,于2014年12月起迹于河南省13家地方性城商行的合并组建。

  上一轮城商行重组逻辑与本轮不同。当时宏观经济处于上升周期,城商行采取“更名、改制、引战、上市”四步曲,主基调是“放”,淡化区域,完善治理,提升能力,做大做强。

  “新一轮城商行重组主基调为‘收’,重心是回归本源,专注主业,处置风险,提升质量。”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负责人对《财经》记者表示。

  “高风险中小银行多集中在城商行和农信机构等。与农信机构相比,城商行市场化程度更高,独立性更强,经营过程中各自为战,这类银行的脆弱性更高。”上述人士称。

  与其他合并的城商行相比,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和焦作中旅银行虽然存在管理能力、内控能力、服务能力、发展能力不足等不少问题,但并未发生严重风险事件,也未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形,不属于“救火”情形。

  另一位参与四家银行合并的政策制定者对《财经》记者表示,上述三家银行风险尽管没有十分恶化,但未雨绸缪治未病,防止风险继续放大,及早启动改革重组,体现了防控风险的主动性前瞻性。

  “金融工作具有政治性、人民性。中小银行本身比较脆弱,风险又易传染。河南政府出人、出钱,推动城商行改革重组,化解存量风险,是出于对未来的考虑,也有利于河南省级城商行金融规模效应的发挥。”上述参与四家银行合并的政策制定者对《财经》记者表示。

  资产质量一向被视为银行的生命线。一家银行即便其他经营指标表现较好,若产生较多不良资产,最终也会出现业绩不佳,甚至发生亏损,乃至可能会引起系统性金融风险。“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共同点是,资产端出了较大问题。”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

  在银行合并过程中,对于不良资产通常采取的方式是:新股东溢价填入,地方政府买单,或遗留到新成立的银行消化。对于最近一波中小银行的合并潮,如何处置历史遗留不良问题与防范合并后资产质量的劣变,这极大考验着当地政府和银行掌舵者的能力。

  河南省采取的方式为,多渠道筹措资金,采用市场化方式由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等省属企业,筹集资金300余亿元,依法合规承接四家行的不良资产。“河南是大手笔真金白银地推动化解城商行的存量风险,力求整洁起步。”一位知情人士称。

  四川银行采取的方式是通过不良清收、打包剥离,老股东权益冲销、新股东溢价消化和注册地承接的方式,处置了175亿元不良资产。辽沈银行在吸收合并各阶段工作中,完成两次不良资产剥离,将不良贷款率降至5%以下。

  而在实践中,正常经营的中小银行也存在不良资产难以化解的难处。其原因在于:处置渠道较为单一;不良资产处置周期较长,长期资产和短期负债之间的错配限制了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良资产的意愿;不良资产估值定价准确性存在不足等。

  加大不良资产的清收力度是化解风险的另一重大举措。中原银行所作的工作是,成立前十大重点不良项目专项清收小组;对不良资产进行多维度分类,制定一户策、一户多策的化解方案;与司法部门对接,协调加大对中原银行不良资产清收处置工作支持力度。

  “虽然不良资产清收工作困难重重,但在各方面配合下,我们已经清收了一定规模的不良资产,并进行了部分剥离。”徐诺金对《财经》记者表示。

  由此,新中原银行资产质量得到提升。截至2022年6月末,中原银行不良贷款率1.82%,较2021年末降低0.36个百分点,优于全国城商行平均水平。

  从不良资产的生成端来看,在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更多企业在经营发展中出现资金链的断裂,贷款、债券违约增多等问题,可能会将风险传递到商业银行。

  为严防新增劣变,新中原银行对新增不良明确管控措施,加大执行力度;强化潜在风险客户主动退出,促进授信结构优化调整;对于新增劣变管控不力的机构和客户经理实行增量授信业务办理权叫停机制;紧盯重点,分类施策,加大对经营机构的督导管控力度,建立专班,一户一策。

  “做生意是要有本钱的”,银行业更是如此。银行的资本管理,不仅可以满足市场化经营,还在负债和资产投放之间起着安全垫的作用。一旦银行发生风险,风险则先由资本吸收。

  资本金是银行扩张信贷的基础,也是应对风险损失的基础。受吸收合并影响,2022年上半年末中原银行总资产规模达到1.27万亿元,资本充足率相关指标稍有下滑。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原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率分别为7.97%、9.48%及12%,较上年末分别下降0.73个百分点、0.91个百分点、1.3个百分点。

  为此,中原银行启动资本补充工作。为丰富一级资本补充工具,2022年8月5日,中原银行发布公告宣布,拟发行不超过300亿元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补充一级资本。

  另外,近年来中小银行专项债发行提速。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已经向辽宁、甘肃、河南、大连四省(市)分配了1030亿元额度。

  “河南拟通过注入专项债80亿元,用于补充新中原银行资本,夯实业务发展基础和风险抵御能力。”上述知情人士称。

  在合并过程中,银行也需要大量的资本。四川银行的成立是以攀枝花市商业银行和凉山州商业银行为基础,引入28家投资者,将注册资本金提升至300亿元。辽宁省则选择发行支持中小银行发展专项债券,通过辽宁金控的注入作为资本金。

  而新中原银行的手段更加多样化。按照其吸收合并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及焦作中旅银行的协议约定,由中原银行以增发内资股133.25亿股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三家被合并行,总代价约285亿元。

  “选择增发内资股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相较于现金收购方式的优势在于:一方面,现金收购方式下是会影响新中原银行的各项指标表现。另一方面,主要是考虑到被吸收合并的三家行的原股东充分看好新中原银行的未来,有意愿作为新中原银行的股东,也愿意支持新中原银行的发展。”一位知情人士称。

  中原银行当时以2.1366元/股向各售股股东发行,发行价格是如何确定的?“该价格是依据中介机构对四家行进行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的基础上,出具独立客观的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报告,并经财政厅审核备案后,最终确定的净资产的公允价格,能够保障四家行的全体股东利益不受损。”徐诺金表示。

  多数中小银行缺少合适的方式来进行资本补充。目前银行补充资本金的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利润留存,上市、增发、配股,优先股,地方政府专项债,债券融资等。

  就以上几种金融市场工具来看,中小银行面临诸多的约束:不同类型的资本补充工具对应着不同层次的监管达标需要。例如,二级资本工具只能用于二级资本的补充,无法满足一级资本达标的需要。

  “要处理好内源资本积累同外源资本积累之间的平衡,以及推进资本补充工具创新,探索各种新型资本补充工具。确保资本水平与承担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管理水平相适应,中小银行资本规划与经营状况、风险变化趋势和长期发展战略相匹配等。”徐诺金称。

  《财经》记者获悉,中原银行还将进一步围绕战略目标,适时启动回归A股。同时,在发展过程中根据资本规划、业务发展、监管指标要求,引进战略投资人。

  就当下高风险银行的根源来看,绝大部分来自公司治理、内部管理存在问题以及区域经济变化带来的压力。

  规范有效的公司治理是地方中小银行长期稳健发展的重要基石。合并后的城商行正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强化股东股权管理等一系列措施。

  中原银行采取的措施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强化“三会一层”履职监督,形成以党委领导为核心、科学化的内部管理决策机制,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近期,监管人士在谈及推进中小银行改革化险时也强调“健全公司治理”。“目前大部分中小银行已经建立了‘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加大对股东股权的监管力度,推动引入合格股东,清退问题股东,优化股权结构。银保监会也在开展常态化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重点打击掏空中小银行的违法股东和高管。”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称。

  “‘三会一层’应在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原则下,主动发挥各自作用,不缺位、不越位,形成有效公司治理的合力。”徐诺金称。

  山西银行在2021年年报中表示,董事会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打造“三会一层”治理体系和决策机制,形成“国有主导、基金过渡、适度分散”的股权结构,完善“三会一层”组织架构,并搭建多层次协同监督体系。

  四川银行加大了对股东的穿透审查力度,开展股权和关联交易专项整治,依法清退问题股东。“四川银行依法清理不合格老股东258户。”有监管人士称。

  一位行业资深人士表示,问题股东也分好多种,有些企业和个人入股银行时目的不纯,是为了控制银行,进而形成掏空。而有些股东进入的原因纯粹是财务投资,与银行的业务往来也属于正常的关联交易,只是经济形势变化后,无法偿还贷款,正常股东变为问题股东。

  在强化股东管理上,新中原银行的策略是,持续监测主要股东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夯实关联交易管理基础,并且规范主要股东行为。“正梳理问题股东形成的历史原因,并持续推进问题股东清理工作。针对不同类型的问题股东,将采取不同的措施,稳妥化解历史遗留股权问题。”一位知情人士表示。

  河南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不断提升金融工作的专业性。近年来,河南引入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金融专业人才。据悉,河南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中原银行、河南省联社主要负责人都陆续做了调整,体现了专业人干专业事,银行家办银行,从人才队伍方面为推进地方金融改革提供了保障和支撑。

  近年来,表外业务回表加大了城商行资本金的压力,异地展业限制使其规模扩张受到影响,再加上地方业务遭遇大行下沉挤压、政务民生类业务被互联网机构抢占,城商行出路何在?

  上述资深人士称,城商行与国有大行区别在于区域性较强,与地方经济密不可分。高风险的城商行在兼并重组之后,对地方的重大战略、重点项目支持能力变强。监管部门正引导城商行扎根当地,回归本源。

  与其他省级城商行相比,中原银行既有服务当地经济和居民的空间,也具备下沉的能力。原因在于,河南为中国农业大省,也是人口大省,地方金融服务尚有很大空间。

  数据显示,河南省常住人口9883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579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304万人,作为农业大省,贡献了全国十分之一的粮食产量。改革重组、整合优化地方金融机构后,河南城商行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会进一步提升。《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2022)》显示,2021年末,全河南银行业机构资产余额10.5万亿元,但五家地方城商行(中原银行、郑州银行、洛阳银行、平顶山银行、焦作中旅银行)的资产总额为1.72万亿元,占比16.4%,仍有上升空间。

  其他省份改革重组后的城商行也正回归当地。例如,四川银行提出“坚持金融服务实体,服务区域经济,切实让利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该行累计投资企业信用债券近140亿元,涵盖水利、铁路、发电设备制造、公用事业、白酒、汽车金融等领域。2021年涉农贷款余额231.78亿元,较上年增长124.94 亿元,增幅116.95%。

  山西银行也将投放重心聚焦于国企改革、普惠金融服务、绿色金融发展、乡村振兴等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截至2021年末,该行民营企业法人贷款余额548.7亿元。辽沈银行称“合理确定经营半径,坚守服务城乡居民,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等。

  银行具有天然的数字化基因,一直以来是科技创新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但如何用好金融科技的“利器”,实现业务下沉,是银行业广泛关注的问题。

  “金融业是一种IT行业,那些大力投资大型IT系统、运用数字新技术的金融机构,能为客户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金融服务、更精准地防控风险,从而在业内胜出。”2022年9月8日,人民银行原行长、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在举行的“2022第二届中国(北京)数字金融论坛”上称。

  在众多中小银行中,中原银行在此赛道已有布局,具有先发优势,有望迎来更多利好:进入数字化领域的时间较早,研发费用也有较大投入、为7亿元—8亿元/每年,成果也处于城商行的前列。

  “数字化转型赋予了中小银行和大银行竞争的后发优势,需要持续推进。”徐诺金表示,下一步,该行数字化转型工作将主要围绕“理念转型、业务转型、数智转型、作风转型”四大转型开展,并不断提升大数据应用能力,运用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等。

  “中原银行的定位就是服务河南,我们将对城商行开展的异地业务、大额业务、关联交易进行严格限制,河南经济规模全国第5,拥有近1亿人口,也完全能够养活一家本地城商行。同时,中原银行将对接国内一流数字化银行打造数字化服务能力。”上述河南省城商行改革推动者表示。

  云开雨霁,青山如黛。随着新一轮城商行改革化险的推进,相信一大批城商行会浴火重生凤凰涅槃,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乡村振兴、服务人民美好生活中找准定位、提升能力,发挥更大作用。

  (来源:《财经》    作者:陈洪杰 张颖馨)